>> 吾修吾身,吾修吾心,吾修吾德

您是本帖的第 184435 个阅读者
标题:
荣辉夕会故事-小学语文教师的教育写作
小文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管理员
文章:1857
积分:14507
注册:2006年3月24日
51
 用支付宝给小文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小文

发贴心情
夕会故事072
     ——寸有所长

        “尺短寸长”,这是个成语。它源于《楚辞•卜居》中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意思是说,由于应用的地方不同,一尺也有显得短的时候,一寸也有显得长的时候。现实生活中,常用来它来比喻每个人都有长处都有短处。
        下面,我便给大家说一个有关“寸有所长”的故事,一个就发生在大家身边的真实的故事。这个故事源于一位同学的日记,现摘录全文如下:
        今天上午,随着一阵“铃铃铃……”的铃声,第一节语文课下课了。老师说了再见后,同学们便开始各自的课间小活动。我正整理我的文具的时候,从身边擦身而过的洪伟同学却用胳膊肘碰掉了我的抄写本子。我见了,正想叫洪伟给捡起来。可话正准备出口,我却又立马改变了主意。一刹那间,我的脑海里忽地闪出一个疯狂的念头:对了,我不捡本子,也不让洪伟捡,看看有没有一位“好心人”愿意帮我捡起来。说做就做。于是,我便若无其事地坐在课桌前,一边假装看书的模样,一边翘首等待着精彩的瞬间。
        一个同学走过去,两个同学走过去……甚至有同学直接从我的抄写本子上踩过去。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眼看着就要上课了,我的抄写本却依旧安然地躺在原地。看着布满脏脚印的我的心爱的抄写本,我既是伤心,又是气愤。弯下腰,我正想着自己把那本子给捡起来的时候,却有另一只手抢在了我的前面。
        “哦,是凌婷婷的。嘿,凌婷婷,这是您的本子。”这只手的主人一边微笑着说着话,一边用手轻轻掸了掸我那本子上的灰尘,然后将抄写本向我递了过来。
        我笑着向他致谢。他没有多话,只是腼腆地冲我一笑,然后便飞一般跑开了。
        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我情不自禁想起“乐于助人”这样一个很是老土的词语。是呀,他真是个乐于助人的人呢!可是,我这样满心欢喜的时候,却又有了许多忧虑:其他同学为什么宁愿踩着踏过去,却不愿帮着我给捡起这小小的一个本子来呢?班主任彭老师不是说过专题为《爱,只在举手投足之间》的“夕会故事”吗?帮助同学随手捡起一个本子,这也是对同学的一种爱的表示呀。难道这弯一下腰、伸一下手就有那么困难吗?
        对了,我还没告诉大家这位好心人是谁呢?他不是别人,他就是我们班的陈玉同学(笔者注:陈玉同学是一位严重智障儿童,因为是非概念非常模糊,平日里没少给大家伙儿添麻烦)。想不到吧?嘿嘿,人不可貌相呢!
        日记到此全部结束。这篇日记的作者是我们班的凌婷婷同学。征得其本人的同意,为追求行文的流畅,部分内容作了少许改动。值得一提的是,末了,作者似乎余兴未了,还即兴于文末创作了一幅简笔画——画的主体内容是一个满脸阳光的小女孩(看情形,应该是指作者自己)。此外,自小女孩的嘴边还引出两句旁注:陈玉的心真好!陈玉真是个好心人!
        听罢,大家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吗?仔细想想陈玉同学的好,是不是让大家感觉特别惊讶呢?其实不然!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呢!同学们,感谢我们的凌婷婷同学吧,是她再一次用鲜活的事实让我们感知到这个世界的美好,明白全面客观看待事物的重要;也感谢我们的陈玉同学吧,因为他的精彩,我们也再一次领略到行动的可贵,体会到“爱,只在举手投足之间”这个颠簸不破的哲理。
        是呀,别在意自己曾经做过什么,关键是你现在在做什么。寸有所长呢!相信自己,你本可以做得更棒!

小文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8/2/22 19:14:59
小文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管理员
文章:1857
积分:14507
注册:2006年3月24日
52
 用支付宝给小文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小文

发贴心情

夕会故事073
           ——做生活的有心人

        近来,批改日记的时候,常见到一些同学抱怨日记和作文无内容可写。听罢,我很是诧异。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日记是什么呀?不说是将自己一天中所见、所闻、所思与所感中最有意义的事情记录下来吗?换句话说,只要有生活,便该有东西可写。
         那什么是生活呢?生活,其实简而言之,只是一句话:人活着,就是生活。吃喝拉撒,走跑唱跳,这该都是生活。你不是有眼睛、有鼻子吗?你不是有耳朵、有嘴巴吗?更主要的是,你还有个正常的可以主宰一切的大脑。你会看,会闻,能说能听,还会思想。你说,还有什么不可写的呢?
        问题出在哪儿呢?思来想去,其实还只是一句话便可以概括之。这句话便是:你还不是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它的变化多端与丰富多彩且不说,单是一些点点滴滴的琐事便值得我们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深入的推敲与深思。下面,我便节选一位同学的一篇日记来与大家共享。
                                                                      2004年11月17日星期三
        今天,我对汪鹏辉的一个小小的举动充满着无限的敬意。
        事情是这样的:下午上第一节课的时候,按班主任彭老师制定的班规,我用小纸条记下了齐星的名字。因为,据我最初的观察,我怀疑齐星同学上课期间在抽屉肚里玩赛车。可是后来将要下课时,我发现他当时手伸进抽屉里只是在书包里拿草稿纸而已。于是,我便又将记着齐星名字的纸条撕了,并随手将碎纸屑扔了出去。
        意料不到的是,这些碎纸片飘飘洒洒的,竟有许多最终落在了前排同学钱安婷的头上和身上。要知道,这钱安婷可不是一盏省油的灯呢——她若是较起真来,我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你问为什么?还不是老师的缘故。他老人家在环境卫生这一块抓得可严了。你想,她若是拿了我的“罪证”去到那老人家面前告上我一状,我麻烦可不就大了去了?!我忧虑着,却又迟迟不敢伸出手——生怕她发现呢。
        可结果,她还是知道了。“啊?这是谁做的呀?”囔囔着,她已经站了起来,并开始四下张望搜索起目标来。
        我低着头,正准备挨训。可耳际却传来钱安婷同桌汪鹏辉低声呵斥的声音:“什么呀?不就几张碎纸屑吗?捡起来不就完了吗?”说着话的时候,他已然动手捡起来。
        十秒钟不到的时候,那些碎纸屑便被汪鹏辉完全捡拾干净。之后,他揉了揉,随后又将纸团不声不响地放进了自己的文具盒。耳闻目睹着眼前的一切,我不由得张着嘴巴半天也说不出话来。同样愣住的,还有那久久立在那儿的钱安婷。很长时间,我们都没有说话。想想,此时此刻,任何语言显然也是多余的了。
        唉,真是羞愧哟!
        这是焦涛同学昨日的一篇日记。感觉如何?是不是很平常的一件小事?可是,却因了焦涛同学细腻的心思和悉心的体会而焕发出太多的精彩。有什么秘诀吗?似乎没有,他只是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与所感如实地进行了再现。
        说到这,似乎又会有同学发出抱怨:我又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呢!是的,你可能是没经历过这样的事。可在那消逝的每一天中,你难道就没看到、听到、思过、想过一件事吗?就拿我来说吧,在今天与大家有限的接触时间里,我在办公室里收到方璐同学交给我的她捡来的一把钥匙,并从邾敏敏同学手里接过她拾到的一支钢笔;在走廊里,我看见班上凌婷婷同学拧紧了水池里那个别的同学没有关好的自来水笼头;在电脑房门前,我见着了班上的王露丹同学捡起别的班同学随手扔在地上的鞋套和方便袋;在操场上,我还见到了一些同学在做游戏……你们看,这些可都是就发生在大家身边的事啊!再说,除了这在校时间,上学、放学的路上,以及在家里的时候,我们的眼睛、耳朵和脑袋不都是正常的吗?可为什么却看不到、听不见、想不出了呢?
        同学们,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吧!伟大的雕塑家罗丹说:“我们的生活,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是呀,生活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只要你有心,你定会发现:原来,美就在我的身边!夕会故事074
         ——我们大家在乎
        我们教室门口有一个水池。课间的时候,同学们来来往往地穿过走廊,便时时能瞧见它的模样。不幸的是,不知从哪一天开始,那水池里的水笼头竟出了些毛病——无论你使多大的劲,它却总也拧不紧。于是,大家见到它的时候,它便总是吧嗒吧嗒地滴着水。
        早晨约七点半,我来教室准备陪着大家一起晨读。从二楼楼梯间刚刚转过身上了三楼楼梯道,卫生委员王露丹便自上而下朝我奔来。人未到,声音已经响起。
        “老师,水池的水笼头坏了。怎么也拧不紧了!”
        我知道她说的是哪个水笼头,我也清楚那水笼头事实上就是拧不紧(已向学校有关部门反映了好几次,至今还没有修复)。可是,除了发一声“嗯”,我并没有再说什么。随着她走近水池,我试着去拧。可无论我怎么用劲,结果果然还是那般点点滴滴的样子。我耸耸肩,做出一副无可奈何的姿势。王露丹撅着个嘴,苦着脸无奈地走开。
        八点整,早读课下,我回到办公室。刚刚落座,凌婷婷同学气喘吁吁地跑进。
        “老师,水池里的水笼头总是在滴水,关不紧了!”说着话的时候,她的脸涨得通红。看得出,她是用了劲去拧的,且在无数次失败之后才跑着进了我的办公室。
        “哦!”我仍旧没多说什么,跟着她快步走近那个水池。伸手,用劲拧。结果似乎好了许多——毕竟,我一个成人,论力气自然要比凌婷婷大出许多。可尽管如此,却依旧是流水涟涟。见罢,凌婷婷咧着嘴作苦笑状,我也是。
        早晨第一节课是语文课,由我给大家上。课罢,走在回办公室的走廊里,身后突然有人召唤:“老师,老师……”站定,原来是石睿。没等我问什么,她已经迫不及待地说了话:“老师,那水笼头坏了,总是滴水呢!”说着话,她顺势用手指了指教室门前的那个水池。于是,我再去,再拧。之后,大家依然只能苦笑。
        后来,同样的故事又陆续不断地发生着。初步统计了一下,自早晨见到王露丹那一刻起,直至老师我现在站在这讲台上,这故事重复已不下十次。或许有同学对此持不屑的态度,并发出诸如此类的疑问:“那有什么用呢?”“不还是拧不紧嘛?”“谁在乎呀?” ……
        对此,老师现在不想多说什么。只是特别想给大家说一个从书中读来的与此相关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叫《这条小鱼在乎》,故事大致的内容是这样的:
        在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人来到海边散步。他一边沿海边走着,一边注意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的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它们被困在了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虽然近在咫尺。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有几千条。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最终,这些小鱼都会被干死的。
        男人继续朝前走。他忽然看见前面有一个小男孩,走得很慢,而且不停地在每个水洼边弯下腰来——他在捡水洼里的小鱼,并且用力把它们扔回大海。这个男人停下来,注视着这个小男孩,看他拯救着小鱼们的生命。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终于,这个男人忍不住走过去:“孩子,这水洼里有几百条、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
        “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
        “哦?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
        “这条小鱼在乎!”男孩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鱼扔进大海。“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是呀,谁在乎呢?谁在乎吧嗒吧嗒的滴水声呢?王露丹在乎,凌婷婷在乎,石睿在乎,宋爽在乎,徐涛在乎,蒋浩巍在乎,焦涛在乎,高能在乎,邾敏敏在乎,汪能在乎。我也在乎!那些千千万万个缺着水的祖国同胞们在乎!好好想想,其实,我们大家都在乎呢!
        同学们,不要期待什么惊天动地,毕竟这世界并没有那么多的惊天动地。心怀真诚,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平凡的点点滴滴或许有一天也会汇聚成不平凡的丰碑。
        记住:我们大家在乎!


小文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8/2/22 19:15:31
小文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管理员
文章:1857
积分:14507
注册:2006年3月24日
53
 用支付宝给小文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小文

发贴心情
夕会故事075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是个成语。缘于《论语•卫灵公》。工,是指工匠。欲,是“想要”的意思。善,即“使……好”。器,则指工具。整句话意思是说:工匠要把话儿做好,首先要使工具精良。引申开来,即为要想把事情努力做到更好,就得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老师忽然和大家说到这样一个较为陌生的成语,同学们或许会感到很奇怪。其实,这并非没有任何来由。今天上午第三节语文课堂上的几幕精彩的演出,相信大家一定还历历在目。基于这个课本剧的表演,我们是有考虑的:一者,老师以为,这有助于同学们对原文内容及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二者,课前的作业设计,即将原著改编成适合演出的剧本的行为,显然能够有效地锻炼同学们的想象力和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三者,这种互助合作的学习、表演形式,无疑也将有利于同学们团队意识的培养。然而,结果是什么呢?令人遗憾的是,尽管同学们也曾看到了些精彩的瞬间,可是太多的瑕疵却又不能不让人倍觉叹息。
        如果你是个有心的人,你定会从中归纳出如下几点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首先,道具准备欠充分。比如:这样一间诊所,两位工作人员,即一位医生和一位护士,却没有能够昭示其职业特征的工作服、手术服和进行手术所必备的医疗器械。舞台上,除了黑板上一个大大的红十字之外,没有任何可以表明其诊所特征的标识性事物。就连病人缠在头上的绷带,也是临时经其他观众同学提醒而后才借来的纱布。甚至于,有个别组别的同学用红领巾来替代白色的绷带。舞台上唯一比较显眼的道具,要数那张简易的办公桌。可,它是经观众提醒临时征用的。且摆放位置有误,以至于演员们忙活了大半天,下面的观众自始至终看到的也就是男一号的一个背影。
        其次,演员们对台词不够熟悉。原作篇幅不长,涉及台词的部分更是有限。数一数,也就一足一百来字。然而即便如此,在整个表演的过程中,也时不时有演员说错台词、忘记台词的现象出现。
        第三,因对原著的内容及主题思想的体会与把握不够深入,表演时细节欠到位。这篇题为《军神》的课文,旨在借刘伯承同志在手术前拒绝使用麻醉剂,并在手术中坚持一声不吭直至手术完全顺利结束的一件事,来表现其坚韧的意志力。就文章的表现手法而言,作者刻意在两个方面倾尽了心思:一,从正面入手,通过对刘伯承本人的言行举止的描写来突出其坚韧性格;二,从侧面落笔,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借助对沃克医生神态和举止的反常表现来反衬出刘伯承的坚强意志。基于这两点,在舞台表演时,演员们显然应该刻意尽心尽力演出两位主要角色的每一个微妙的语言、动作及神态的变化。可事实上,几幕演出,我们大家伙能够真切感受的真实,也就是听到了几句苍白而简单的口头对白。
        末了,在演员们协作默契的程度上还存在着较大的缺陷。这突出表现在护士帮医生擦汗和沃克医生示意护士出去两个环节。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护士竟不知何时擦汗为好。而在沃克示意护士出去的时候,护士竟也未能做出任何明显的走出去的动作表示。
        想想,这些是不是都是因为准备的不够充分而导致的结果呢?人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同学们,要想把事情做得更加完善,没有足够的准备可不够呢!
        吃一堑,长一智吧。其实,仔细斟酌斟酌,又何止是演戏如此啊?!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同学们,如果你想把事儿办得更好,请紧记这句话。会故事062
                        ——尊敬师长,请从一言一行做起
        今天下午第三节课,我们班上的是社会。同学们或许都知道,给大家上社会的老师与我是处在一个办公室里的同事。下课铃响,我静静地坐在我的办公桌前批改作业。老师气势汹汹地走进来,“叭”的一声响,将一只纸杯恨恨地摔在了我的面前。不知里面装的什么东西,还愣是溅了我脸上好几颗水珠。望着一脸怒气的老师,我不禁满腹狐疑,心里打鼓:我招谁惹谁了?
        “都是你们班学生做的好事!”没等我回过神来,老师已是挟枪带棒地抛出话来。
        好事?若是好事,又岂会如此?我猜想,该是大家在上课时又惹出什么事端来了。探出头,向纸杯里一看,原来大半杯水里盛着三只小王八。只一瞥,我便心里有数了:有人在老师的课堂上玩这小东西了。果然不出所料,稍后一分钟不到,便有同学接二连三地奔到我面前来报告:
        “老师,上社会课时,沈宇玩小鳖。”
        “老师,上社会课时,谢旭东也玩小鳖了。”
        “老师,汪伦上社会课时还玩赛车。”
        ……
        事后逐一调查,情况竟然完全属实。且不仅如此,细细一打听,班里还有同学上课不带书的。至于课上说话的、做小动作的、玩玻璃球的,则是更不用说了。可谓花样齐全,品种繁多。现在站在这儿,我不想和大家讨论社会课是否重要的问题,也不想谈戴老师上课是否有趣的话题,我只想单就戴老师为这一节课所作出的努力,作出一个简单的诠释。当然,你们也可以理解是一个友情提示或补充。
        就拿你们今天下午所上的这节社会课来说。首先,为了在课堂上有话可讲,大家有知识可学,老师势必在课前要作好充分的准备,比如阅读教材本身,查阅相关资料等等,以尽可能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其次,为了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老师显然还有必要对即将要上的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也即要充分考虑怎么教的问题,并末了要作出书面的记录——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教案。正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如此这般,有备无患啊!第三,一节课四十分钟,老师是站了40分钟的,且是口干舌燥地给大家说了近40分钟的。最后,一节课完毕,老师还得及时总结课上的得与失,以利于进一步有效地完善下一节课的教学。如果有书面作业的话,她还得及时认真做好作业的批改和反馈工作。有兴趣的同学,不妨自己算一算,这来来去去的,究竟会花去戴老师的多少时间与精力。只一节课,努力便如此。那两节课呢?三节课,四节课,五节课,六节课……更多节课呢?
        老师的辛苦是这样的。其他授课老师的辛苦又如何呢?是不是也像老师这般努力呢?显然,答案是肯定的。这不需要列举诸多的事例。大家只要有心,利用你们的眼睛和耳朵,好好地看一看,仔细地听一听,你们便会明白一切。
        此时此刻,我这么说了。应该说,我说了我所想说的。说句心里话,作为你们的班主任老师,此时我的心情无比沉重。教不严,师之惰啊!无疑,明天也还会有更多的老师来给大家上课。当然,这其中也包括我。大家是否还会像今天这般做出诸如在课堂上玩小鳖、玩赛车之类的举动呢?
        同学们,如果你尊敬师长,那么我请你从一言一行做起!

小文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8/2/22 19:15:50
小文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管理员
文章:1857
积分:14507
注册:2006年3月24日
54
 用支付宝给小文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小文

发贴心情
夕会故事076
                         ——请不要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问题
        早晨上课的时候,无意中,我说了一句话:“假如我们班上有一个小偷……”结果,教室里竟掀起一场轩然大波——同学们有议论纷纷的,有窃窃私语的,甚至于,竟还有举起自己可爱的小手伸到前方指着什么人的。细看,竟全都不约而同地指向邾敏敏同学。说实在的,那一刻,我诧异极了。这诧异于我,绝不亚于大晴天里打了一个震天响的霹雳。
        应该说,这诧异之中包含的更多的是失望。对谁失望呢?不是邾敏敏同学,而是你们大家。确实在从前的某一个时刻,邾敏敏同学曾因一时经不了诱惑而拿了别人的东西。可大家细细想一想:那还是什么时候的事啊?还是二年级呢!当时,她还只是个是非观念不清、美丑概念模糊的八岁左右的孩子呀!其实,这本该是件完全可以得到大家原谅的事情。可是,不知是谁却给她硬是戴了顶名叫“小偷”的帽子。一个人扣,两个人扣,三个人扣……末了,竟是所有熟识她的同学都这样扣了。并且,这一扣就扣了她足足三年的时间——如果我今天不说,或许你们还将准备给她扣上更长的时间。想想,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呢?都三年过去了,为什么大家还在用一种不变的眼光去看待一个变化着的人呢?
        记得那篇名叫《科利亚的木匣》的课文吗?战争开始的时候,五岁的科利亚学着妈妈的样子,在离家门口十步远的地方埋下了他的小木匣——他在离开村子之前,他希望可以保存好自己的那些小玩意儿。四个年头过去了,战争结束了。九岁的科利亚随着妈妈又回到了村子里。他要挖他的小木匣。可在离家门口十步远的地方,他怎么也挖不到他的小木匣。这是为什么呢?他想啊想,后来他终于明白:木匣是他四年前埋的,那时他还小,步子也小,而现在他已经是九岁了,步子比那时大了一倍,所以,他挖的地点应该是在离家门口五步远的地方,而不是十步。结果,他果然如愿以偿地挖到了他的小木匣。文章的结尾有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伙伴们,今天我不仅找到匣子,还懂得了时间一天天过去,我们一天天长大,步子也在渐渐变大。周围的一切,不是都在起变化么?
        周围的一切,不是都在起变化么?是呀,三年来,你们变了,年龄大了,个子高了,肚子里的学问也多了……可是,令人遗憾的是,至少在看待邾敏敏同学的眼光上,你们却一直还是老样子。其实,和大家一样,邾敏敏同学也在不断地自内而外变化和发展着。众所周知,三年来,她没有再私自动用过班级任何其他同学的私人物品。不仅如此,教室里,操场上,办公室内,我却能够时时见到她活跃着的身影。为什么呢?一切都缘于她的拾金不昧——一个玻璃球、两块橡皮、五角的纸币、一支钢笔、一个书包,一把雨伞等等,可都是在她捡到后的第一时间便交给了我这个班主任。
        同学们,周围的一切都是在变化着呢!可不要再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问题了哟!夕会故事077
          ——读书应记得博采
        近期,我批改同学们日记的时候,常见到一些同学向我反映班里最近时常发生的同一种反常现象。即:每当上自然、社会、思想品德和英语之类的课时,课堂上常有许多同学公开提议,甚至于向授 课教师强烈提出将所授课程改为自习课的要求。
        之前,由于某些缘故,这并未引起我的足够重视。可是,今天下午第二节课完毕,当班长与副班长同时走进我的办公室,将此事再次重提的时候,我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了。原来,就在前面刚刚结束的社会课上,又有许多同学提出了诸如此类的过分要求。而末了,经不住同学的一而再再而三的央求,授课教师竟也就同意了。
        好好的社会课,大家为什么却不愿意上了呢?百思不得其解之时,我让两位班长协助我在班级内部进行了一个小小的民意调查。调查的主题是:为什么您屡次三番地强烈建议或要求将社会等课改为自习课?调查的对象是全班的所有同学。末了,不消一刻钟的时间,调查结果交上来了。扳着手指头数一数,全班72名同学中,除了13人对这种过分的行为持反对的态度外,竟有59位同学曾经或正在参与着这样的行为。看着交上来的一份份调查记录,真的有点让人怵目惊心。下面,我们便不妨来听听几位一直持赞成或默认意见的同学理由吧。
        “因为我想利用社会课的时间来完成更多的作业,看更多的书。这样晚上回家,就可以减少不少负担了。”
        “我觉得社会课没意思,就在心里想:社会课还不如看点课外书,写写作业。这样既能丰富我们的课外知识,还能有效地减轻我们晚上的作业负担呢。所以,我就想让社会课改成自习课。”
        “因为我想写作业,这样的话,晚上的作业就会少一点儿啦。”
        “因为我急着要完老师布置的作业任务。”
        “因为如果是自习的话,我就可以看课外书了,或者写作业。有时候,我还可以与旁边的同桌或邻桌说些悄悄话,甚至还与他们在一起做些小游戏。你看,多自在呀!”
        “上课的时候,我想到昨晚的日记还没有写,担心晚上的作业会很多,写得迟了会挨妈妈的批评。加上社会老师又不凶,所以,我便也提出了上自习课的请求。”
        ……
        你们自己听听,自己看看,这都是些什么样的理由啊?做作业?难道你来学校学习,就只是为了做些作业?没意思?什么叫有意思?社会课上说天文,下聊地理,内容可谓包罗万象,丰富多彩。你说它没意思?说要看课外书?课内的知识都没有掌握,你还谈学习课外的知识?其实,说来说去,之所以同学们勇于作出这样的抉择,主要原因还仅仅是:在大家的眼里,在大家的心目中,社会之类的课程完全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学与不学,完全无关紧要。
        事实是不是这样子的呢?显然不是!前面我们学过一篇名曰《蜜蜂的赞美》的短文。文章里有这样两段话:
        “一只蜜蜂要酿一公斤蜂蜜,必须在100万朵花上采集原料。假如花丛与蜂房之间的距离平均是1.5公里,蜜蜂差不多要绕地球赤道飞行11圈。”
        “由于接受每一朵花中最甜美的东西,而不是杂乱地搬取,材料就比较上乘了。”
        鉴于此,鲁迅先生曾经就如何读书的问题,这样告诫过青年人:“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只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
        同学们,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要想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可记得博采哟!

小文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8/2/22 19:16:12
小文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管理员
文章:1857
积分:14507
注册:2006年3月24日
55
 用支付宝给小文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小文

发贴心情
夕会故事078


     ——贵在坚持


        因为昨天晚上睡得迟,今天早晨醒来的时候,已是6点50分。匆匆地穿好衣服,正准备去厨房做早餐。“叮咚——叮咚——”,一阵清脆的门铃响。打开门一看,原来是班上的丁赵为和邾敏敏两位同学。

        外面的天空还灰蒙蒙的。寒风嗖嗖地刮着,刮得人直睁不开眼。我挺是惊讶:“你们俩怎么来的这么早啊?还没到七点呢!”两位同学在走廊里得瑟着身子,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口吃着说着话:“我们今天早上值日。”

        “值日班干还没有,所以我们便想到要来您这儿借班级的钥匙。要不然,等值日班干部来得迟了,我们打扫得不及时,学校文明监督岗来检查卫生的时候,我们班级又要被扣分了。”末了,丁赵为一边缩着脖子摇晃着身子,一边结结巴巴地补充着。

        “哦!”我庆幸班里有这两样两位集体荣誉极强的学生。给了他们钥匙,关上门的时候,我不由得打了一个喷嚏——要知道,今天相较于昨天,气温下降可有十度左右呢。想想,真是难为这帮孩子了。可是,锅里煮着早餐,立在阳台上舒展筋骨的时候,我的心里却又忽起跳出一个大大的疑问:大家伙似乎一直都如此努力尽职着,然而为什么到了最后,结果常常还要被文明监督岗扣了许多分数呢?思来想去,竟是百思不得其解。

        不过,这样一个说不上谜的谜,今天上午上课期间,却于不经意间,让我在匆匆的一瞥中悟出了其中的奥秘。什么呀?原来,无意中,我走在教室里,竟忽地发现地面上并非我所想象的那样一尘不染。课桌下,过道里,总是懒懒散散地这里飘着一张碎纸片,那里躺着一块纸团。是值日生没有及时清扫干净吗?课下,寻来几个值日生及负责指挥监督的值日班干部一一进行了详细寻问。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他们的声音不仅一致,而且惊人的斩钉截铁:我们扫得很彻底,也非常干净,绝对不会有任何问题存在。这样看,显然是其他同学的无意中的所作所为了。问题出在哪儿?现在看来,已然很是明确。说来说去,只不过一句话:对于这些值日生已经整理出来的整洁环境,我们许多同学并没有有效地保持。

        同学们,贵在保持哟!否则,因了半途而废,岂不要前功尽弃而功亏一匮?事实上,再仔细想想,又岂止是值日如此呢?!
——学无止境
        午间读书的时候,无意中读到这样一段话:牛顿成功后,别人问他的成功秘诀是什么。他说:我只是大海边一个拾贝壳的孩子。看着看着,我不由得记起从朋友那儿听来的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儿叫《白卷》。
        这是大学期末考试的最后一天。在一幢楼的台阶上,一群工程学高年级的学生挤做一团,正在讨论即将在几分钟之后开始的考试。他们的脸上充满了自信——这是他们参加毕业典礼之前的最后一次测验了。
        一些人谈论他们现在已经找到的工作,另一些人则谈论他们将会得到的工作。带着经过四年的大学学习所获得的自信,他们感觉自己已经准备好了,甚至能够征服整个世界。
        这场即将到来的测验将会很快结束。教授说过,他们可以带任何想带的书或笔记。要求只有一个,就是他们不能在测验的时候交谈。
        上课的铃声响起,他们兴高采烈地冲进教室。教授把试卷分发下去。当学生们注意到只有五道评论类型的考题时,他们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
        三个小时过去了。教授开始收试卷。学生看起来不再自信了。他们的脸上都是一种无以名状的恐惧。
        教授俯视着他面前这些满脸写着焦虑的面孔,然后问:“完成五道题的有多少人?”
        没有一只手举起来。
        “完成四道题的有多少?”
        仍然没有人举手。
        “三道题?两道题?”
        还是没有一个人举手。学生们都不安地在座位上扭来扭去。
       “那么,有完成一道题的吗?肯定有同学完成一道题的了。”
        整个教室依旧一片死一般的寂静。教授郑重地放下了试卷:“这正是我所期望得到的结果。”
目睹着台下所有学生一脸的狐疑,教授顿了顿,意味深长地说:“我只想要给你们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即使你们已经完成了四年的工程学学习,但关于这个学科仍然有很多东西是你们还不知道的。而这些你们不能回答的问题,却又是与我们大家每天的日常生活实践紧密相联系的。”
        看着孩子们不说话,他又微笑着补充:“你们都将通过这次测验,但是记住:即使你们现在大学毕业了,你们的教育也还只是刚刚开始。”
        随着时间的推移,教授的名字已经被同学们所遗忘,但是他的这堂课却没有一个学生遗忘。
        一次测试,竟然全班同学都交了白卷。听来,是不是有太多的不可思议。然而,这却是最后的真实。同学们,你从中获得了什么样的启迪了呢?说着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又情不自禁地忆起今天课堂上发生的那几幕:我让大家试着有感情地朗读刚刚学过的课文。可是,继续不到两分钟的时间,便有人停下来。我走近去问原因。你们猜他说什么?——“我读好了!”事实是不是如此呢?我试着就文章内容向他提出一个小问题,结果,这位同学支支吾吾,竟然好半天也没回答上来。我又问另一位同学,结果亦是如此。再问,还是如此。
        常言道:“谦受益,满招损!” 同学们,学无止境啊!

小文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8/2/22 19:16:29
小文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管理员
文章:1857
积分:14507
注册:2006年3月24日
56
 用支付宝给小文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小文

发贴心情
夕会故事080
                      ——有些东西,是金钱买不到的

早晨,第一节语文课后,按惯例,同学们都聚集在操场上准备着即将开始的升国旗仪式。作为大家的班主任,我也不例外。稍稍不同的是,因为个子较高的缘故,我站在了队伍的最后面。

因为人多,全校师生集合的速度较慢。广播里的音乐一首接着一首地播放。我正听得放神,忽地发现眼前闪动着一个人影。定睛一看,原来是郑旭同学向我奔过来。走到近前,我才发现,他手里紧紧地攥着一条鲜艳的红领巾。

老师,这是我刚刚在操场上捡到的。”说着话的时候,他已经将红领巾送到了我的面前。

接过他递过来的红领巾,我还没来得及说上一声“好样的”之类的称赞之辞,他已是风一般地从我面前消逝。

看着他渐行渐远的身影,情不自禁地,我竟忆起上周五的两件小事。也是上午第一节语文课下,伴着同学们课间兴奋的哄笑,我走在回办公室的走廊上。一边走,我一边哼唱着刚刚教会大家的那首日本民歌〈〈樱花〉〉。忽地,身后传来一阵呼唤:“老师,老师……”一声近似一声,一声高似一声。定住身,转过头一看,原来是王露丹。她跑得快,我转得急,我们险起碰了个满怀。我笑,她也笑。

“老师,这是您的教科书,还有您的备课笔记本。您忘在了讲台上!”王露丹涨红着脸,一边说着话,一边已将我的东西举着送到我手里。接过来,我正准备道一声“谢谢”,可她却已没了踪影。

第三节课是劳动。是我这个语老师兼着教的。因为考虑到自己身体的不适,我便带了一把椅子进了教室。尽管一堂课下来,我并没有用得着它。可却有人惦记着它。这位同学就是我们的丁依蕾同学。这是怎么回事呢?下课铃响,夹着课本,我便径直走出了教室。走廊里,遇着了几个勤勉好问的同学,我便顺带着帮他们解决了几个小问题。之后,沿着走廊,我向我的办公室走去。这时,已是放学之后约五分钟了。近到办公室的门前,却见丁依蕾同学搬着一把椅子站在那儿。

“丁依蕾,你有什么事吗?”一时没缓过劲来,出于习惯,我向着丁依蕾发问。

“老师,这是您的椅子!”丁依蕾显得有几分腼腆。

“哦,谢谢……”可没等我话音落地,她的人影却已是蹿出老远。可即便如此,那风一般的身影之后,还是飘过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隐隐约约地,我还听到了一句拖着长长尾巴的“不用谢!”

说到这里,或许有同学会说:这算什么呀?不就是捡了一条红领巾,帮老师送回了几本教科书和一把椅子吗?能值几个钱?是的,不值几个钱!可是,这却又是金钱所买不来的东西。想想,金钱能够买来拾金不昧的品德,能够买来乐于助人的精神吗?

同学们,有些东西是金钱买不来的。譬如,人的美德!

小文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8/2/22 19:16:50
小文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管理员
文章:1857
积分:14507
注册:2006年3月24日
57
 用支付宝给小文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小文

发贴心情
夕会故事081
——你会说话吗?

看到,或听到这样一个话题,许多同学或许会哑然失笑。甚至于,有同学还会义愤填膺:老师,您这是什么话?我好歹也是个十来岁的小朋友了。单说这学习吧,这书也念了四年有余了。您怎么能说我不会说话呢?

       说得的确是事实。可是,你是否会说话,我们还是先来看看几个真实的事例再定夺吧。

       刚刚接你们这个班的时候,由于我们相互比较陌生,老师我便常有课下找同学谈话的习惯。那一天,我寻的是丁同罡同学。刚好那天他的家庭作业本也没交。丁同罡进到办公室的时候,我正在与另一个同学说话。

       “老师,你找我做什么呀?”脚刚站稳,既顾不上和我打招呼,也顾不得我是否正在与别人说着话,丁同罡便近不及待地说话了。细细打量之下,他那眉宇之间似乎还透出股生气的意味。意思很明显,我不应该找他来。

       本想批评他几句,可看着他满脸是汗的小模样,我却又耐着性子忍住了。

       “你怎么到现在才来呀?我都等你好半天了!”我尝试着以最关切的语气和他说话。

       “什么呀?!我都累死了!”说着话,他竟一边不停地晃着脑袋,一边用手作扇扇着风。

       “累?累什么呀?”我不解。

       “我回家讨本子呗!”想是我的笨相惹恼了他,他竟然显得很气乎乎的,并用凶巴巴的眼神瞪了我一眼。以至于,末了,我倒成了丈二的和尚了。大家说说,他会说话吗?

       前几天,学习第五单元“积累运用”第三部分“口语交际”的时候,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同学们的参与热情,我预计着要将这节课以辩论赛的形式来进行。说到辩论赛,我无意中插了一句话:我最近在网上参加了一次辩论赛,结果还获得了一个“最佳辩手”的称号。末了,大家或许都已经听到了——钱钊同学竟想到没想,张口便说:“老师骗人!老师骗人……”且不论老师我所说是否属实,单就听听他的这番言辞——“老师骗人!老师骗人……”——他在没有经过任何调查考证的基础上,丝毫不顾及我的感受,便断然下结论说我说了谎,这叫会说话吗?

       课堂上争论不休的事时常发生。围绕一些颇具争议性的问题,大家各抒己见,你说你的理,他说他的道,这本无可厚非。可是,问题出来了。你们不妨再听听:“他不对……”“他错了……”“切……”……想想,你在和谁说话?没有最后定夺,你怎么能一点儿也不谦虚地说别人看法有误?“切”是什么?是表示“鄙视别人”的意思呢。“切”谁呀?看看,细细考究,竟然有一大堆的问题存在。你说,这是不是叫会说话?

    那怎样叫会说话呢?对此,我们先不妨来听一个算不得故事的故事:

    美国有一个洲,这里的居民有一个不成文的生活习惯。那就是:在喝可可的时候要放上鸡蛋。据说有两家毗邻的茶室,就因为说话方式的不同,而导致出两种截然相反的结局。即一个生意日益兴旺,一个生意每况愈下。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生意逐渐兴旺的那家,每当顾客到来时,服务生总是问:您在饮料里是放一个鸡蛋,还是两个鸡蛋?结果,客人往往选择的不是一个鸡蛋,就是两上鸡蛋,而极少有人一个鸡蛋也不要的。而生意日益萧条的那一家店铺,每当客人来的时候,服务生问的却是:你要不要放鸡蛋?结果,绝大多数的客人都回答说不要鸡蛋。你们看,他们的成败,竟然仅仅缘于几个简单的字。

    昨天,我偶然也见到一篇文章,它说的也是有关会不会说话的问题。据作者说,由于工作上的原因,他经常出差到一个大城市。第一次去的时候,他住进了一家招待所。当他退房结帐时,服务台的小姐没好气地说:“你先在这里等一下,我们检查一下房间,看看有没有东西损坏和丢失。前几天,有一个客人偷走了一条浴室的毛巾,还有一个客人把床单烧了一个洞……”小姐如此说话,无疑使作者的自尊和人格受到了极大的损伤。结果是,从这以后,他再也没有踏进这个招待所半步。第二次去这座城市的时候,作者选择了另一家宾馆。并且之后一直如此。为什么?细细追究起来,竟也还是因为退房时服务台小姐的话:“先生,您请稍等,我去看一看房间里是否有您落下的东西。”尽管作者知道这也只是个查房的托辞,可他却感受到这个服务生对他的莫大尊敬与关怀。于是后来,每次来这座城市,他便一直住在这家宾馆。你们看,住与不住,原来也仅仅是因为说话方式的不同呢。

    同学们,听完这两个故事,老师再次提出“你会说话吗”这个问题,你还会像原先那么惊讶么?俗话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如果每次说话之前,我们都能稍作思考:对方是谁?这句话说出后,对方反应会怎样?情绪会如何?结果又会是什么……那是否会更有益于我们的人际交往呢?

    同学们,有事没事的时候,不妨多问问自己:我会说话吗?

小文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8/2/22 19:17:08
小文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管理员
文章:1857
积分:14507
注册:2006年3月24日
58
 用支付宝给小文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小文

发贴心情
荣辉于实验小学夕会故事082


           ——凡事欲速则不达


        “欲速则不达”,这是一个成语。语出《论语•子路》。也常简说成“欲速不达”。意思是说:过于性急而求快速,结果反而不能达到目的。旨在劝人做事,应按部就班,不能只求快捷,否则便要坏事。

        没来由地说起这样一个成语,同学们或许会感到有些莫名其妙。不要心急,请听我慢慢说来。

       我是个比较讲究整洁的人,也喜欢做事有条不紊。可是,让我感觉遗憾的是,每天走进办公室,坐在办公桌前的时候,我便常常倍感烦恼,甚至于压抑。原因是什么呢?其实,仅仅缘于面前摆放的总是那么几摞堆放零乱的作业本。按理说,稍稍用些心思,课代表是完全可以将这些作业本码放整齐的。可事实上,自与你们打交道一年多来,我却极少见到整理整齐的作业本送到我那里去。关于此事,我曾不止一次地提醒过两位课代表。应该说,两位课代表的态度很是诚恳。每每我一有所暗示或是提出希望的时候,他们总是毫无怨言地立马动起手来。可末了,虽有了些改善,可从整体上来看,却依旧免不了有些参差不齐。

       问题出在哪儿呢?经过多次观察,我发现:这种零乱,倒并不是两位课代表没有努力,只是他们太过于匆匆罢了。你想,一大摞作业本,有时竟高达四五十厘米。他们竟连着作为一个整体来整理——手小,本子大且高,岂能理得过来?

       今天下午第二节课下,我找来两位课代表——石睿和宋锴同学。我指着我桌子上码放着的乱七八糟的作业本给他们看,让他们说说感受。他们先是涨红着脸不说话,继而便要伸出手准备去重新整理。可被我制止了。我说:“今天,我来理,你们看!之后,请告诉我你们的感受!”

       显然,我的手虽大,但也大不到足以一下子握住所有本子的程度。于是,我选择了化整为零的方法。即将高高的一大摞作业本分成了约七等份。然后便一份一份地理——遇着边角卷曲的作业本,我便将其反方向卷曲,再压平后拉直;遇着两端翘起的,也是反方向试着卷曲一次,压平,再捋直。一份整理完毕,再整理第二份。第二份完了,再整理第三份……就这样,一直耐心地整理完第七份。每整理完一份,便将其端端正正地叠放在刚刚前面已经整理完毕的那一份上。如此这般,等第七份作业本整理完毕的时候,所有的本子也就算是整齐了。或者说,再挪一挪,让其摆放在合适的位置,便也就算是大功告成。结果,无论左看、右看,还是上看、下看,无疑都能给人留下方方正正的印象。

       我请两位课代表说感受。

        石睿伸了伸舌头,说:“好整齐!”

        宋锴红着脸,也说:“好整齐!”


        我问:“你们现在明白自己为什么总不能把它们整理整齐的原因了吗?”

        石睿说:“我们太心急了!应该耐心些就好了!”

        宋锴说:“如果我们先把它们分成一小份一小份的来整理,之后积少成多,就形成一个整体了。”

        同学们,你们说是不是这样呢?许多时候,更多需要我们的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整理作业如此,学习、生活和工作,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正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同学们,欲速则不达,记得按部就班哟!

小文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8/2/22 19:17:23
小文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管理员
文章:1857
积分:14507
注册:2006年3月24日
59
 用支付宝给小文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小文

发贴心情
夕会故事083

                   ——事不关己,请勿高高挂起

        这世间,有这样一种人:当一些事情与自己并无任何关联,或是没有任何利害冲突的时候,他常常采取一种旁观的态度,置之不理。这种行为作风,毛主席老人家称之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意在批评讽刺其自私自利。

       这种现象,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可说是屡见不鲜。譬如说:大街上,见到两个人大打出手,大家只是旁观,却极少有人出去劝解;路旁,忽地发生一起交通事故,大伙儿围上去也只是看个热闹,长唏短叹之余,却并未给予受难者以任何实质性的帮助;雨中,或是雪地里,看见一个人不小心摔倒,我们也常只是在一旁嗤嗤地笑,末了却也不曾想过要去扶别人一把……

    然而,就在昨天,就在我们这个教室里,我却真真切切地见着了一个“事不关己,却并未高高挂起”的人。这个人,就是我们的凌婷婷同学。昨天上午第一节语文课上所发生的那一幕,幸许大家还清晰地记得:

    我背对着大家在黑板上写字。同学们也聚精会神地看,专心致志地听。“轰——”,教室后面忽地传来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因为来得太过于突然,同学们惊吓之余,便也都不由自主地“啊”地尖叫起来。我也着实给吓了一跳。回转身,立刻循着声音望去,竟然发现第三组后面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少了一张课桌和一个人——那是陈玉同学的位置。我看到了,大家也都看到了。只是这么匆匆的一瞥,大家便立刻明白发生了什么事:陈玉摔倒了!他自己把自己弄得摔倒了!(陈玉是个严重智障的儿童,这类的事课堂上没少发生,都是他自己顽皮惹的祸)明白过来的时候,大家接着便是一阵哄笑,而且一声高似一声。

    说句心里话,面对此情此景,我也极为恼火,因为我们见得太多了陈玉的这种比较恶劣的顽皮行径。可作为他的师长,我想,我还是应该过去为他做些什么。至少,我应该将他扶起来才好。可就在我略一迟疑的时候,陈玉邻组隔着一张课桌距离的他的同学——凌婷婷却已剑步冲了过去。只见她先是麻利地扶起压在陈玉身上的桌子,后又迅速地搀起还傻笑着的陈玉同学,最后又极快地捡拾起陈玉落在地上的文具和书本,然后将其整齐地放在了陈玉同学的课桌上。末了,又风一般地飘回自己的座位。从起脚到落座,前后也就约摸十来秒钟的时间。自始到终,这一系列的举动,都是一气呵成,没有一声言语。

    那一刻,我很是吃惊。真的,我没想到我的学生中竟然还有如此可爱的一个人。想来,其他同学并非是没有扶起陈玉的想法,可因了在课堂上,或许也因了我当时拉得够长的比较严峻的脸,他们便放弃了初衷。然而,没有放弃的是凌婷婷。在明白真相之后,伴着大家伙的哄笑声,她毫不犹豫地冲了出去。应该说,她在果断地做出这样一个抉择的时候,她是明知自己可能因此而招致触犯老师的后果的。

    其实,说到陈玉,他也并非是凌婷婷的什么好朋友。非但如此,操场上,办公室里,课堂上,我却反而时常能够听到凌婷婷向我诉说的委屈,那意思,不是陈玉拿了她的文具或书本乱丢乱放,就是陈玉揪了她的头发玩儿,再要么,就是上课的时候,陈玉常常用脚去踢得她不得安宁……

    可即便是这样,在昨天陈玉同学摔倒急需要人帮助的时候,凌婷婷还是第一个挺身而出,伸出了自己温暖的手去。同学们,拥有这样一个可爱的同学,你们难道不感到欣慰和自豪?

    同学们,事虽不关己,可也不要高高挂起哟!要知道,这世界正因了许多的爱,才显得如此美丽精彩呢!

小文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8/2/22 19:17:38
小文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管理员
文章:1857
积分:14507
注册:2006年3月24日
60
 用支付宝给小文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小文

发贴心情
夕会故事084
——凡事怕“认真”两个字
作为一名教师,在拥有诸多快乐的同时,我也有着太多的苦恼。追究其根本原因,绝大多数则是由于我看了大家伙儿交上来的作业本:本该正确的作业,末了,却有一些同学做错了;本该可以做得更好一些的作业,结果也常常有一些同学字迹潦草得一塌糊涂。想想,该不会是我的责任——你看,同是一个班里的同学,绝大多数同学作业正确率不都是挺高吗?再想想,似乎也并不是前任授课教师的过错——你看,同是一样的授课教师,为什么有同学字却写得极其工整呢?思来想去,这问题根源显然还是在这些同学自己身上。
昨天下午自习课时,我寻来班上的胡天鸣同学。或许大家都清楚,他平时作业的字迹很潦草。潦草到什么程度呢?一篇日记,好几百字,我努力睁大眼睛仔细去看,结果,常常也就只能认识几十个字。胡天鸣怯怯地进了我的办公室。我将他前天的语文基础训练册给他看,并指着他写的第19课的作业问他:“你感觉这字怎么样?”
他怯怯地回话:“不好!”
“哦?你自己也这样看?”我故作不解,佯装做皱眉状。
胡天鸣不说话。只是低着头,不时用眼睛瞟我。两片薄嘴唇时不时翕动几下,可终于还是没有发出丝毫声音。
“那这样吧,我送给你一本新的练习簿,你就在这儿将昨晚的作业再重新做一遍,怎么样?”我试探着问他。看似我临时想出的主意,可事实上,这是我早就拟定好的计划。
胡天鸣点点头,并低低地“哼”了一声,算是答应。然后,接过本子找了个座位,他便开始默写起第19课的三首古诗及每首诗的诗意。约20分钟过去,他将写得很是工整的作业交给我。
我问他:“与昨晚的作业相比,你觉得现在做得如何?”
他仍低着头,显得有些不好意思:“现在好一些!”
“那是为什么呢?这两项作业不都是你自己写的吗?”我装作很是诧异的模样,不依不饶。
胡天鸣的脸胀得通红,说起话来的时候,竟然有些口吃起来:“我……我今天一笔一画地写了……”
之后,我又让他订正语文基础训练做错了的几个题目。并嘱咐他,若有不懂的,可以问我,我也可以给他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可是,结果他却很快地独立完成了全部的订正任务。我一检查,竟是完全正确。这回,我倒是真的有些糊涂了。
“胡天鸣,昨晚那么长的时间你做错了,今天用了这么短时间为什么就对了呢?”
“那……那是因为我当时没看清题目的意思,刚刚……我用了心了……”
你们听听,这前后的巨大变化是缘于什么呢?对,这便是“认真”!因为不认真,胡天鸣的字潦草了,且作业错误率相当的高。可因为认真,他的字也便有了明显的好转,正确率也有了极大的提高和保障。
除了胡天鸣,我们这个班还有几个字迹特别马虎的同学。譬如钱钊、刘浩和郭晶晶等几位同学。今天下午上自习课的时候,我找来这三位同学。我让他们利用自习课的时间将《少年闰土》中有关闰土所说的几件新鲜事的部分抄写一遍。要下课时,他们将抄写完的部分送到我的面前。我让他们评价一下自己的字迹。结果他们都说今天刚刚写的字迹相对比较工整和美观。我追问他们为什么从前的字迹却那么潦草。
刘浩说:“我今天一笔一画写的……”
郭晶晶说:“我今天用了心……”
钱钊说:“从前,我的态度不够认真……”
仔细听听,再想想,大家是不是明白了些什么呢?俗话说:“凡事怕‘认真’两个字!”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呢?

小文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8/2/22 19:17:50

 130   10   6/13页   首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尾页 
Copyright ©2000 - 2005 7742180.com
页面执行时间 0.06250 秒, 4 次数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