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
最近重复看了一下诺贝尔的故事,有感而发。
诺贝尔的家庭从一开始就是具有国际意思的家庭,或者说瑞典这个国家从一开始就是与别国相互关联。
这里面提到的一个背景:19世纪初瑞典的大萧条和经济危机,让这个五百多万人口的国家走了一百多万人,这么高的人口比例能够流动,足以说明瑞典是一个国际化的国家。
我们中国,以往一直自封为天国,封闭思想太严重了。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早期国家领导人,把学习英语作为一项学生的任务,个人认为,完全是为了防止这种封闭意识的再次形成。
虽然不少学者担心这样一来,我国的本土文化要受到摧残,现在小文再回想,实在有点多虑了,我国文化的强大是超乎人的想象,我们现在的关键在自省、自学的基础上,多在世界的角度上看问题,多多了解和学习世界的各种文化、知识。
有学生问:如果日本打中国或者美国打中国,有多少国家会来帮中国?
随便一想,真没什么国家能真正来帮中国,我国就是如此地孤立,要说朝鲜会来帮忙的话,如此一小国,自顾不暇呀。
相信如果中日真的开打,美国对日本是必定鼎力相帮,印度也会借机伺争,如果对中国局势不好,那么俄罗斯也是会义无反顾地加入行列,再来个八国联军打中国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让全国的学生学英语,很明显,有点强迫式的要求下一代学习西方文化,再有点降底跟西方发生严重文化冲突的可能性。
大自然是最好的教科书。
这话耳熟能详,同时也出现在诺贝尔的介绍文体中。
每一个国家的文化根植于自己的国家地理环境,科技的快速发展,同时在让人类越来越远离自然,越来越自认为是大自然的主人。
但对于生命到底是如何来的,一直没有定论。有学生说,日本和中国恐怕是有共同的祖先吧,言下之意,兄弟间不应相互残杀。
小文对此而答,全人类都有着共同的祖先,甚至我们可以说,全地球的生命发源于同一个祖先,亲兄弟之间相互倾轧的事却并非少见。
我们科技的进步,来源于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思索。科技的规律原来就已经存在于自然界中,人类自身发展的规律一样受其约束。
但人最难的莫过于认识自我,所谓我何为我,很多人做事,本意为善,但却发现了一些不为自己控制的结果。
诺贝尔作为炸药之王,一生的目的是为了人类的幸福,但大家都知道,由于这种越来越厉害的炸药的发明,人类的幸福实际上就是建立在更容易地对自然资源的剥夺上。
昨天晚上刚好看了名叫2100年科学家对地球未来的预示片,加上最近搞的国家气候会议都没取得成功。由此可知人类的命运相当的不容乐观,并且这一切糟糕的未来似乎有可能就发生在小文的有生之年呀。
在诺贝尔的传记中,小文还看到外国对知识产权的尊重和自我保护意识的自发性。
在我国,过多的强调了对社会的贡献,专利意识很差,对专利的保护也很差,如果你有了对社会有重要受益的专利,如果你把它用于个人谋利的话,往往会被共谴。
在诺贝尔那里,任何一项发明,第一步就是设法及时获得专利,然后是把专利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转化为实际物品而获利。实际上,个人能否获利,就是这项发明是否真正具有社会价值的表现。个人所能消费的实际上相当少,社会能消费的就多了,因发明把财富聚集到个人身上,就是对社会财富的节约。事实上,诺贝尔终其一身,个人消费的相当少,最后这种超越国界的奖项,让全人类的科技发展受益。